来源:央视网
1983年4月,谭晓琴出生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斯木乡若海村一个普通农民家里,从小聪明好学的她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
2004年6月,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谭晓琴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遇,毅然选择回到家乡。
阿爸的一句话,让她毅然选择回到家乡。
2005年,谭晓琴被分配到斯木乡中心卫生院工作。由于业务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2009年她被组织任命为院长。
医者术精,她从死神手里夺来新生命
受历史陋习和民族风俗的影响,当地藏族群众不是很接受住院分娩,不管卫生部门如何做工作,他们始终是“宁愿生在牛圈里,不愿生在医院里”。
2009年的一天,谭晓琴接到急救电话:一名妇女难产,生命垂危。当她赶到病人家里的时候,产妇已经虚脱,几近昏迷。
谭晓琴立即和同事进行接生,由于长时间重度缺氧,好不容易出生的婴儿全身发紫,没有心跳和呼吸,毫无反应。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孩子已经死亡、准备放弃救治的时候,谭晓琴对婴儿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奇迹发生了,婴儿清脆的啼哭声响彻藏家小院。
原本已在念经祷告的产妇一家人从惊诧中反应过来,无数的“卡卓”怎么也说不完……(“卡卓”,藏语意为“谢谢”)
医者仁心,她陪病患度过最后的岁月
仁达乡有一名村民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回到家里治疗。
由于救治无望,病人始终郁郁寡欢。他的家人骑着摩托车找到谭晓琴,了解情况后,谭晓琴背起药箱坐上摩托车赶往仁达乡。
快到村子的时候,由于速度太快,摩托车撞到一头受惊窜上公路的猪,谭晓琴重重摔出,跌在水泥地上久久爬不起来。
被扶起的时候,她痛得眼泪直流,边揉痛处边蹲下去捡散落一地的药品和医具,一件件装回出诊箱,看着自己身上多处流血的伤口,望着坑坑洼洼的路,想着正受病痛折磨的病人,谭晓琴又忐忑地坐上了摩托车……
之后的一个多月里,谭晓琴天天提心吊胆地乘摩托车到仁达乡给病人输液,陪他聊天,把自己做的包子带给病人吃。
在别人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一路陪伴,把素不相识铸成了生死不弃。
医者无我,她说救死扶伤是我的使命
高原的春天来得特别迟。2010年4月12日,谭晓琴冒着严寒到一个临时住在帐篷中的农户家接生,经过紧张的分娩,孩子顺利出生。
家属怕母子受凉,密闭的帐篷里生着烧炭的炉子和火盆。正做着产后护理工作的谭晓琴突然感到严重眩晕。
“不好,一氧化炭中毒!”谭晓琴赶紧叫家属敞开帐篷通风换气,自己摇摇晃晃地将炭炉提到帐蓬外,立马就晕倒在地。
自此以后,谭晓琴身体大不如前,免疫力下降,经常病痛不断。病情稍微稳定后,她拖着还很虚弱的身子到了宜木乡章达村。
这里有一个因驾驶拖拉机发生事故而高位截瘫,长期卧床在家的19岁少年。
由于护理条件不好,他身上长褥疮、流脓水,痛苦不堪。家属到处找医生,但因为治疗褥疮又脏又臭,且没什么报酬,医生都不愿去。
谭晓琴主动上门定期给他清理疮口、换药,尽管戴着口罩,但浓烈的味道依然熏得她直奔厕所呕吐。
谭晓琴:救死扶伤是我的使命,容不得选择。
医者安康,她的朴素情怀感动乡里
2010年9月,年仅27岁的谭晓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确诊罹患肺癌。几年里,她先后在多家医院接受伽玛刀手术治疗及化疗。
近两年,由于病情发展及长期服药,她出现右下肺不张、免疫力下降等情况,每季度都要到省级医院接受一次复查,然后带药回家治疗。
查出肺癌后,谭晓琴辞去了院长职务,卫生局批准她请假安心治病休养,但她没有离开她所热爱的职业。在接受系统治疗病情稍微稳定后,谭晓琴主动请求继续回卫生院工作。
如今,她依然坚持每天步行3公里,从家里到卫生院上班,“我们放心的好‘门巴’回来了”,村民们奔走相告。
每天到卫生院找谭晓琴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即使是在她下班或节假日休息的时间里,不少村民也找上门来看病。
谭晓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谭晓琴是藏族人民的好女儿,鲜水河畔的好“门巴”,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献给了她热爱的父老乡亲,献给了她钟爱的医疗事业。
奔波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
谭晓琴燃烧着炽烈的青春
守护着藏民们的健康
谱写了一首人间大爱的赞歌!